土雞蛋的營養價值
1.土雞在自然環境中生長,呼吸干凈新鮮的空氣,吃的也都是天然食物,產出的雞蛋品質自然會好。
2.土雞產蛋很少,養分積累周期長,水分含量少,所含的歐咪伽—3不飽和脂肪酸(ω-3)和磷脂更高一些,這兩種物質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,對保護心血管非常有好處,而歐咪伽—3不飽和脂肪酸更是我們生命的保護神。
3.土雞蛋微量元素含量高
4.土雞蛋無激素和抗生素殘留
土雞蛋在自然環境下生長,受人為因素干擾少,不存在吃了皮革粉、肉骨粉和藥渣等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的“飼料”等問題,因而抗生素在雞蛋中殘留少,不會引起耐藥性的病原菌株數量增加,被變異細菌感染患病后,治愈困難,對人體無潛在危害性。
5.土雞蛋口感更好
土雞蛋中的脂肪含量更高,所以蛋黃較大,非常適合做煮雞蛋和煎蛋,簡單的烹調方法能將它優良的口感完全發揮出來。而普通雞蛋的蛋清較多,適合做蒸蛋或打蛋花用。土雞蛋的口感更好。
仙居土雞蛋蛋重 43 - 46 克,蛋殼以棕黃色為主,乳白次之。蛋型呈卵圓形,蛋型指數 1.25 - 1.35 左右。蛋殼厚薄均勻,光滑,鮮艷。所含人體必需的 18 種氨基酸,比依莎蛋高 12.5 %。哈夫氏單位達 69 - 70 %,比依莎蛋高 8 - 10 %。汞的含量小于 0.01 ,遠遠低于國家 0.03 的標準。其口感、營養含量均超過同類產品。
教你鑒別真假土雞蛋
1. 從雞蛋的外觀上看,土雞蛋個稍小、色淺,較新鮮的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的膜;它的蛋殼堅韌厚實,含鈣量高,不像洋雞蛋殼那么脆薄。而洋雞蛋殼色深。
2. 如果你還不能確定,可在購買后打開蛋殼,蛋黃呈金黃色的是土雞蛋; 蛋黃呈淺黃色的為洋雞蛋。通過幾次對比,你就會積累出經驗,以后很容易就能把兩類不同的雞蛋鑒別出來;另外,飼料中加有色素的雞所產蛋的蛋黃為紅色,往往被人冒充土雞蛋來賣。雖然它們很相似但還是能夠區分的:首先,前者的蛋殼較為粗糙;而土雞蛋蛋殼更為細膩、硬度大。
土雞蛋洋雞蛋
3.真正的土雞蛋確實要比市場上賣的任何一種雞蛋都好吃,真正的土雞蛋,哪怕就是白水煮蛋,都是很好吃的。
4.土雞蛋雖然個頭小,但是蛋黃并不比洋雞蛋小。洋雞蛋個頭大,蛋清多——水分多,煎雞蛋時就看出來了,一下油鍋哧哧拉拉的直響。
5.土雞蛋蛋清清澈粘稠,略帶青黃,蛋黃色澤金黃,浮在蛋青之上,不沉底,一根牙簽插在蛋黃中間可以直立起來,它的蛋殼堅韌厚實,含鈣量高,不像其它雞蛋殼那樣脆薄。將熟雞蛋剝殼放在手中揉捏,這種雞蛋即使被捏的扁扁的,蛋白也不會開裂,還是一只完整的雞蛋。
6. 看蛋殼的亮潔度,如果蛋殼表面很亮很光,說明儲存的時間比較久,新鮮雞蛋蛋殼表面的立體感較強; 拿起雞蛋放在耳邊搖一搖,有響聲則表明不新鮮;將雞蛋放在一個黑暗的地方,用小手電筒對著雞蛋較大的一頭照,氣室(即雞蛋里面的空隙)越小越新鮮。
土人們通常認為,土雞在自然環境中生長,吃的也都是天然食物,產出的雞蛋品質自然會好一些。而一般養雞場生產的雞蛋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洋雞蛋”,因采用了專門的產蛋雞種和人工飼料,其營養價值可能不如土雞蛋。因此,即使價錢貴出許多,很多人還是愿意購買土雞蛋,尤其是給老人、孕婦和孩子吃。土雞蛋的定義:
先從土雞開始講:土雞有2個標準點,一是孵化方式,只有母雞孵化的小雞才能算土雞,當然雞種要選用本地土雞雞種.二是飼養方式,農家散養,每戶飼養量不得超過50只,很明顯農家飼養的土雞要多了是沒有那么多土地的,農家的土地都有蔬菜種植.現在市場上所謂的土雞蛋大多也就是圈養土雞蛋.
再從蛋講:土雞的產蛋肯定是在每年180只以內.如果產的蛋多了,蛋黃的形成時間過短根本不夠土.那為什么同樣的土雞有的產蛋多有的產蛋少,原因就終于季節和喂養飼料上,比如春季產蛋明顯多余夏季,東家每天都給喂米飯的產蛋明顯多于滿山跑自由采食的土雞.
那么市場上的土雞蛋為什么價格在10塊/斤以內,原因我已經分析給大家看了.
土雞吃的是天然食物
農業部家禽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徐桂云副主任說,真正意義上的土雞應該是完全散養的,每天在林地里活動覓食,只吃蟲子、野草等天然食物。這種雞因為營養不均衡,下的蛋個頭比較小,但因為土雞吃綠葉菜較多,蛋黃中的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2含量高,因此蛋黃更大,顏色更深一些。 不過,徐副主任說,事實上,除了自家飼養的土雞下的蛋外,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那些批量生產的土雞蛋,大多是“洋雞土養”下出來的。一些養雞場將產蛋雞放養,讓它們在樹林、棉田里自由活動,和土雞一樣吃一些天然食物,同時再喂一定量的飼料,以保證蛋雞的營養均衡。這種雞蛋和土雞蛋沒有太大的區別,但價格比純粹的土雞蛋便宜,比“洋雞蛋”要貴許多。我們所說的“洋雞蛋”,則是籠養雞下的蛋,它們只吃飼料。這種科學配方的飼料也可以囊括多種食物和營養物質,因此這種雞蛋的營養并不比上兩種差,價格卻是最便宜的。
|